專家曝Omega-3功效、好處、食物、副作用懶人包

專家曝Omega-3功效、好處、食物、副作用懶人包

你聽過Omega-3嗎?這個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的物質,我們卻無法自行合成,得透過食物和補充劑攝取。Omega-3功效與好處甚多,不僅可促進大腦和心臟健康、減少發炎問題,還能預防慢性疾病,並改善關節症狀和心理健康。什麼樣的食物裡富含Omega-3?功效有哪些、多少劑量、什麼時候吃才能安全有效?副作用又是什麼?本文帶你一次看懂!

Omega-3是什麼?

Omega-3是必需脂肪酸家族的一員,對大腦功能和發育、免疫系統功能,以及心臟、血管、肺部、眼睛、關節等方面的健康都很重要。[1]

一般來說,Omega-3主要分為ALA(alpha-linolenic acid,α-亞麻油酸)、EPA(eicosapentaenoic acid,二十碳五烯酸)和DHA(docosahexaenoic acid,二十二碳六烯酸)這三種[2]

    • ALA:多數西方飲食中最常見的Omega-3脂肪酸,存在於植物油(尤其是菜籽油、大豆、亞麻)、堅果(尤其核桃)、奇亞籽和亞麻籽、部分葉菜和動物(尤其草食動物)的脂肪,為正常人類生長和發育之必需;其可轉化為EPA和DHA,但也因轉化率有限,所以獨獨攝取ALA恐無法滿足Omega-3的最佳攝入量
    • EPA與DHA:主要來自富含脂肪的多脂魚或冷水性魚種(cold-water fish),有「海洋Omega-3」的稱號(例如:鮭魚、鯖魚、鯡魚和沙丁魚等);這兩者可由ALA轉化而得,因此也有人稱他們為「條件式必需脂肪酸」,建議最好直接從食物或補充劑獲取

值得注意的是,幾乎所有人體細胞都仰賴EPA和DHA維持日常活動。人體在攝入EPA和DHA之後,便會被置於細胞膜的磷脂質內;它能在這裡促進細胞膜的流動性、韌性與通透性,直接或間接影響細胞功能(例如:接收、處理和回應來自附近細胞或周圍環境的資訊)。 [3]

由於人體無法自行合成這種多元不飽和脂肪(polyunsaturated fats)[4],因此必須透過飲食,或是魚油、藻油等補充劑來攝取。

 

Omega-3功效與好處是什麼?

    1. 促進大腦與心臟健康:Omega-3十分有益於大腦功能和發育,能幫助減少罹患失智症、阿茲海默症等的風險,還能降低三酸甘油酯,預防可能導致心臟病發作的血栓
    2. 減少發炎問題:抗發炎的特性,使得Omega-3有助減少炎症(糖尿病和癌症等疾病中的已知危險因子)
    3. 預防慢性疾病:能預防心臟病、中風和癌症等慢性疾病,也可望降低早產和低出生體重的風險
    4. 改善關節症狀:其可幫助我們減輕關節疼痛,對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的人相當有助益
    5. 處理眼部病變:Omega-3 對眼睛健康很重要,有助於降低老年黃斑部病變和白內障的風險
    6. 改善心理健康:研究證實,Omega-3對心理健康有正面影響,如減輕憂鬱、焦慮和躁鬱症症狀[5]

 

推薦誰吃Omega-3?

    • 心血管疾病患者或有心臟病史者:根據美國心臟協會 (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, AHA) 建議該族群,每日需服用650至1000毫克EPA和DHA的Omega-3補充劑
    • 三酸甘油酯濃度過高者:美國心臟協會建議每日服用4克的劑量[6][7]
    •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:研究顯示,EPA與DHA對緩解症狀有一定幫助
    • 對魚類過敏純、不吃魚或素食者:ALA是這類族群Omega-3脂肪的重要來源,因此建議攝取;另外,從植物來源中獲取的Omega-3很少轉化為EPA和DHA,也須特別留意
    • 孕婦或哺乳期婦女:母體Omega-3攝入量對嬰兒出生體重、視覺和認知發育等健康具有影響力;其中,大腦和視網膜細胞膜中存在高濃度的DHA,對胎兒的生長發育相當關鍵(DHA在視網膜中的累積於出生時便已完成,而大腦中的含量則在出生後前兩年內持續累積)

當然,由於個人需求各有不同,因此還是要諮詢專業醫師、藥師或營養師建議,服用適當劑量和類型。

 

Omega-3要吃多少才有效?

所謂最佳劑量,也端看個人需求與健康目標而定。

台灣衛福部規範每日攝取量所含之Omega-3脂肪酸(EPA和DHA總和計算)至少應達1000毫克,但不得超過2000毫克。[19]

若是為了心臟健康、預防心血管疾病,美國心臟協會建議,起碼每日需攝取250~500毫克不等的EPA+DHA,或以每週兩份魚(約90~120克,可提供約3克的Omega-3)作為心臟健康飲食的一部分。[8]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(FDA)目前也已批准Omega-3處方藥用於三酸甘油酯濃度超過500mg/dL的個體;每日服用4克,有助將降低三酸甘油酯至少30%的濃度。 其他需求方面,美國兒科學會(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)建議有餵母乳需求的媽媽可每日攝取200~300毫克的DHA,或每週食用1~2份魚肉,以確保其在母乳中的含量充足。

就日常所需而言,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(NIH)建議每日攝取1.1~1.6克Omega-3脂肪酸,世界衛生組織則建議每日攝取250毫克EPA+DHA。部分研究指出,劑量達5克者仍在安全範圍內。[9]對多數健康成年人來說,每日攝取3克左右的EPA+DHA就足夠了[10];如未經過專業醫療諮詢,不建議每日補充超過5克的EPA+DHA。

 

哪些食物含有Omega-3?

    • 多脂魚:鮭魚、鯖魚、鮪魚、鯡魚和沙丁魚等,皆富含EPA與DHA
    • 貝類:牡蠣、貽貝和扇貝等,都是Omega-3的來源
    • 亞麻籽、奇亞籽、核桃:是ALA重要的植物來源
    • 菜籽油或其他植物油:當中有些油品特別針對Omega-3脂肪酸做強化
    • 部分牛奶、優格、雞蛋等強化食品
    • 海藻油:是DHA和EPA的植物來源,通常作為補充劑,或添加到食品當中

 

Omega-3要怎麼吃?何時吃最好?

含有的Omega-3脂肪酸的補充劑(例如:魚油)可在一天當中的任何時候吃,但建議與含有膳食脂肪來源的食物(例如:酪梨、橄欖油、多脂魚、強化起司、堅果或其他種籽)一起服用,以增強吸收。原則上,重點不在於一天當中的什麼時候吃,因為它的益處需透過長期使用才能有所發揮。

不過,仍有研究指出晚上服用Omega-3的好處,主要考慮的是炎症的處理與睡眠品質。

若是關節炎或關節疼痛患者,症狀往往會在早上比較嚴重。一項法國研究[11]指出,非類固醇抗發炎藥(NSAIDs)在疼痛高峰開始前4~8小時服用最有效,而Omega-3脂肪酸與這類藥物剛好有相同的生化途徑,因此在晚上服用魚油補充劑或許能讓你在早上起床時感到更舒適。

睡眠方面,一篇英國研究[12]發現,補充Omega-3的兒童,在睡眠時間上平均增加了58分鐘,夜間醒來的次數也減少了。其他研究同樣也注意到,足夠的Omega-3攝取量有助提升休息品質、改善放鬆[13],甚至降低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風險[14][15]

也就是說,如果你有發炎或睡眠上的問題,不妨考慮在這個時機點做攝取。

 

吃Omega-3有副作用嗎?

魚類等食物中所含的Omega-3脂肪酸,確實有多種潛在副作用[16][17](通常很輕微,嚴重者需立即就醫尋求協助),包括:

    • 散發口臭與汗臭
    • 胃腸道症狀:如心口灼熱(heartburn)、噁心和腹瀉
    • 過敏反應:如蕁麻疹、呼吸困難,或是臉部、嘴唇、舌頭與喉嚨腫脹
    • 心跳加快或異常
    • 頭暈或昏倒
    • 呼吸急促、胸痛
    • 其他:極少數情況下,Omega-3脂肪酸可能會與某些藥物交互作用,例如保栓通錠(Plavix)或香豆素等抗凝血劑,使得出血風險增加

如若是高劑量的Omega-3脂肪酸,則須特別留意以下副作用:

    • 腸胃出血
    • 潰瘍惡化
    • 增加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
    • 維生素A中毒(尤其是魚肝油)

以上這些副作用,通常與高劑量Omega-3脂肪酸或與某些藥物的交互作用有關。一般而言,適量食用富含Omega-3的食物,整體來說是安全的。[18]

 

補充Omega-3的注意事項

最後總結一下,在服用Omega-3補充劑時須特別留意的幾點:

    • 諮詢專業建議:任何補充品皆然;如若有任何潛在健康狀況、正在服用的藥物或出血性病史,請務必諮詢醫師評估是否繼續使用Omega-3
    • 遵循建議劑量:請遵循標示或醫療專業建議劑量服用,避免過量Omega-3引發的出血風險或藥物交互作用(尤其血液稀釋劑、糖尿病藥物和血壓藥物)
    • 高品質很重要:請選擇信譽良好的品牌,並留意是否有提供純度、效力和污染物等第三方測試或認證,避免產品含有重金屬或戴奧辛
    • 魚腥味難避免:部分人在服用Omega-3補充劑時可能會嚐到魚腥味,此時可考慮不同品牌或類型的補充劑
    • 盡力保持耐心:Omega-3可能需要花上幾週到幾個月不等的時間,才能顯現出效果
    • 結合健康飲食:雖然補充劑有益健康,不過還是要提醒大家,多脂魚、亞麻籽和核桃的仍是獲取這些必需脂肪酸的重點來源

延伸閱讀
10款市售魚油推薦品牌,魚油推薦挑選5大要點!
魚油是什麼?專家說明13種魚油功效好處與副作用

返回頂端